在泛珠三角地区(五省三市)吉林商会
联席会上的讲话
武传礼
各位领导、各位会长、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吉商发展高端论坛,听了以上几家商会的经验介绍和会长的发言,以及从会议材料对我省外埠商会的情况有了比过去更加全面的了解,吉林商邦已开始渐行天下了,这是值得骄傲的,也是吉商企业家为家乡争光,不断扩大我省和广大吉商在国际国内知名度的事,下面我把广东省吉林商会近年的发展情况简要的介绍一下。
一、 广东省吉林商会基本情况
广东省吉林商会于2009年10月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并于2013年10换届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广东省吉林商会成立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最初的67家会员单位发展到今天的413家,并设有佛山分会、惠州分会、梅州分会、中山分会,正在筹备设立珠海、东莞分会和广州市吉林商会等分支机构,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在广东其他地市及香港设立19家分支机构,辐射泛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为我省招商引资在南粤建立桥头堡。目前,广东省吉林商会在粤省级商会中已经形成了彼有影响的商会。
二、 突破传统商会运营模式,建立商会新机制
2013年换届以来,我们改变思维方式,努力探索符合时代背景,适合商会发展的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经营管理商会。为增强商会的经济实力,提高商会综合服务能力,彻底改变输血型商会为造血型商会,商会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以商养会,以会促商”的发展战略,商会于2014年以一千万注册资金成立了“广东大德吉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一年多,帮助若干家会员企业融资,解决生产经营中资金缺口,并于北京一家知名文化传播机构合作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商业机密不便展开)。公司定位,下一步计划寻找轻资产高科技合作项目,规划用3至5年的时间把公司做起来,为商会奠定一定经济基础;此外,商会内部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例如:年初核定部门和岗位目标,制定量化标准,按季度跟踪考核,年终兑现奖惩,与工资20%挂钩;在商会《关于发展新会员扩大商会组织暂行办法》中规定,为商会介绍推荐会员、理事、副会长均制定了不同的奖励标准(即有精神奖励也有物质奖励);以及为商会合理创收、引进合作项目的参与利润分配等一些管理机制。
三、为会员服务搭建两个平台
为提升服务会员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及手段,帮助会员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吉林商会第三方中介服务平台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吉林商会“互联网+”平台》。第三方中介服务平台由代理性中介、公证性中介和信息技术性中介三大板块构成,这三大板块覆盖了社会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商会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库、专家库和会员企业大数据库,面向广州市公开招标,凡是符合条件的均纳入该机构库、专家库,可以做到随机为会员企业和社会其他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服务。
四、建立泛珠三角五省(区)三市吉林商会联席会
2013年由吉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和广东省吉林商会共同倡议发起的泛珠三角四省(区)两市吉林商会联席会(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深圳、厦门)。在广州召开,会议宗旨建立泛珠三角地区吉林商会联谊、沟通、互通有无,团结合作,为会员企业和家乡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第二届联席会2014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此次会议新增重庆、贵州吉林商会,泛珠三角吉林商会联谊会增至八省(区)市。第三届泛珠三角地区八省(区)市吉林商会联席会议,由福建吉林商会和厦门吉林商会联合举办,计划10月上旬在厦门召开。
五、把吉商企业的发展与家乡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外埠商会承担着为家乡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会始终支持把在粤吉商企业与家乡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会员企业和客商参加东博会及市(州)的招商引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承接省及市(州)、县(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近二十场次。目前广东省吉林商会与松原市已经建立了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双方正在协商酝酿运用市场规律和有偿服务的机制开展招商引资,践行把招商引资转化为各方经济利益共同体,以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2014年8月由吉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和广东吉林商会共同组织广东“吉商家乡行”投资考察活动,赴延边、白山等五市(州)历时七天对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山特产品加工、弱碱水资源开发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部分项目达成意向,在深度对接落实。此次广东“吉商会家乡行“投资考察活动,对家乡经济发展情况和优势资源有了进一步了解。今后,要将家乡招商引资的触角延伸至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些实事。
由于时间关系,梗概的介绍到这里。
最后,祝各位同仁,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